2300万像素 CF-ZA系列
日期:2020-08-17 / 人气: / 来源:铨识自动化
系列简介
富士能 CF-ZA-1S系列支持1.1型・2.5µm像素间距(相当于23百万像素)的大型・高像素传感器。相对照度高达90%以上*,可以获得从图像中心到周边均清晰的图像。
*是指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F4光圈值时
功能特点

● 一般而言,为改善中心与周边的明暗差,即便通过软件对图像进行补偿处理,也会出现“噪点”,无法获取清晰的图像。但是,CF-ZA-1S系列 无需对光量进行补偿,从中心直至周边部位均可实现均一的高光量,能够获取低噪点的高品质图像。是高品质检测的首选。


● 画在整个图像区域完全匹配1.1型传感器3.45µm(相当于12MP像素)相机的实力。尤其与IMX253 (1.1型传感器),IMX255 (1型传感器)是最佳搭配。
● 支持对像元大小有更高要求的传感器,图像整体区域最大可使用1.1型传感器2.5µm(相当于23MP像素)

● 在机器视觉易发生振动或冲撞的环境中,即便最大 受到10G* 3的冲撞,光轴变动(画面错位)仍然可以抑制在10µm以内。

支持大靶面传感器的工业相机加装CF-ZA-1S系列

● 在拍摄距离为50cm时配有对焦指标,可高效的检测相机的后法兰距的错位。
● 光圏螺丝和聚焦螺丝采用束腰结构即便是剧烈晃动的环境,螺丝也不会脱落,保证使用。
● 每个镜头的镜身上均印有二维码,可追溯镜头在出厂时的光学性能结果。
规格参数
CF8ZA-1S

焦距(mm)
8
光圈范围(F no)
F1.8-F16
视角(H X V)
85.7°×67.5°
聚焦范围※(mm)
∞-100
操作方式:聚焦
手动
操作方式:光圈
手动
滤色镜直径(mm)
M52×0.75
接口
C-mount
重量(g)
180
感应尺寸(标准)
1.1″
CRA (主光线入射角) (°)
-4.5
畸变率[%]
-4.81
直径(mm)
Φ54 X 67
CF12ZA-1S

焦距(mm)
12
光圈范围(F no)
F1.8-F16
视角(H X V)
62.5°×47.8°
聚焦范围※(mm)
∞-100
操作方式:聚焦
手动
操作方式:光圈
手动
滤色镜直径(mm)
M37.5×0.5
接口
C-mount
重量(g)
180
感应尺寸(标准)
1.1″
CRA (主光线入射角) (°)
-4.5
畸变率[%]
-2.82
直径(mm)
Φ39×67.6
CF16ZA-1S

焦距(mm)
16
光圈范围(F no)
F1.8-F16
视角(H X V)
47.3°×36.1°
聚焦范围※(mm)
∞-100
操作方式:聚焦
手动
操作方式:光圈
手动
滤色镜直径(mm)
M37.5 X 0.5
接口
C-mount
重量(g)
180
感应尺寸(标准)
1.1"
CRA (主光线入射角) (°)
-4.9
畸变率[%]
-0.80
直径(mm)
Φ39×67.6
CF25ZA-1S

焦距(mm)
25
光圈范围(F no)
F1.8-F16
视角(H X V)
32.9°×24.8°
聚焦范围※(mm)
∞-100
操作方式:聚焦
手动
操作方式:光圈
手动
滤色镜直径(mm)
M37.5 X 0.5
接口
C-mount
重量(g)
170
感应尺寸(标准)
1.1"
CRA (主光线入射角) (°)
2.7
畸变率[%]
-0.83
直径(mm)
Φ39 X 67.3
CF35ZA-1S

焦距(mm)
35
光圈范围(F no)
F1.8-F16
视角(H X V)
23.0°×17.3°
聚焦范围※(mm)
∞-100
操作方式:聚焦
手动
操作方式:光圈
手动
滤色镜直径(mm)
M37.5 X 0.5
接口
C-mount
重量(g)
165
感应尺寸(标准)
1.1"
CRA (主光线入射角) (°)
4.5
畸变率[%]
-0.32
直径(mm)
Φ39 X 67.3
CF50ZA-1S

焦距(mm)
50
光圈范围(F no)
F2.4-F16
视角(H X V)
16.6°×12.5°
聚焦范围※(mm)
∞-200
操作方式:聚焦
手动
操作方式:光圈
手动
滤色镜直径(mm)
M37.5 X 0.5
接口
C-mount
重量(g)
155
感应尺寸(标准)
1.1"
CRA (主光线入射角) (°)
4.8
畸变率[%]
-0.17
直径(mm)
Φ39 X 68
文档下载 Download
推荐内容 Recommended
- 铨识自动化携手韩国SPO亮相第十届05-16
- SPO双远心镜头 韩国专业镜头制造商05-16
相关内容 Related
- FUJINON HF-12M系列 闪亮登场08-17
- FUJINON HF-XA系列 新品上市05-16
- 购买工业相机必须了解的参数!05-16
- 机器视觉技术在PCB中的应用05-16
- 解读机器视觉系统解析及优缺点05-16
- 机器视觉系统设计过程及关键技术05-16